电气安装施工规范

毛文龙 | 被浏览 8年以前 |

我来帮他解答

还可以输入9000文字

    5条回答

    • 疾风剑豪 2015-06-10 15:3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35~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与电缆载波通信系统的防护间距标准; 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 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设计选择标准;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电压、容量系列选择标准; 工业企业调度电话和会议电话工程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通信工程设计图形及文字符号标准; 地下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建筑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 哈哈,还有很多,这是我目前收集到的,还在继续施工中!

      1 评论

    • [昵称被屏蔽] 2015-06-10 15:21

      《新编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在原合编本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如下修改:收入新替代标准4个,剔除废止标准3个;共收入14个标准、规范及条文说明。所收规范时间截止到2007年。 本书面向电气工程师,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90)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2006) 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

      0 评论

    • 陶军 2015-06-01 09:25

      《新编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里面的内容比较多,这里给出里面的目录,你看看哪个你需要了解的,可以再去网上搜索,资料还是蛮多的。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2010)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8-2010)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9-2010)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2006)
      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
      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
      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
      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5-96)
      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
      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

      0 评论

    • 熊梦乔 2015-06-01 09:23

        关于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规范的内容,下列这些都是我在网上搜索得来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逐项检查操作质量,在工程完工后,对施工质量进行评定,并备好质量保证资料,保证交付使用的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满足使用功能。

        (一)、电气线路敷设

        A.一般规定

        1.电缆(线)敷设前,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不小于5MΩ;当有特殊规定时,应符合其规定。

        2.线路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3.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介质排放、潮湿以及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区域;必要时采取相应保护或屏蔽措施。

        4.当线路周围温度超过65℃时,采取隔热措施;位处有可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场所时,加防火措施。

        5.线路不宜平行敷设在高温工艺设备、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蚀性液体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的下方。

        6.线路与绝热的工艺设备,管道绝热层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m,与其他工艺设备、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

        7.线路的终端接线处以及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逢处,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8.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分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的焊药。补偿导线宜采用压接。同轴电缆及高频电缆应采用专用接头。

        9.敷设线路时,不宜在混凝土土梁、柱上凿安装孔。

        10.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及编号,并按第一条的规定,测量绝缘电阻。

        11.测量线路绝缘时,必须将已连接上的设备及元件断开。

        B.电缆的敷设

        1.敷设电缆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7℃。

        2.敷设电缆时应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设时应防止电缆之间及电缆与其他硬物体之间的磨擦;固定时,松紧应适度。

        3.多芯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6倍。

        4.信号电缆(线)与电力电缆交叉时,宜成直角;当平行敷设时,其相互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5.在同一线槽内的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类布置;对于交流电源线路和连锁线路,应用隔板与无屏蔽的信号线路隔开敷设。 6.电缆沿支架或在线槽内敷设时应在下列各处固定牢固:

        (1)电缆倾斜坡度超过45°或垂直排列时,在每一个支架上固定。

        (2)电缆倾斜坡度不超过45°且水平排列时,在每隔1~2个支架上固定。

        (3)电缆补偿余度两侧以及保护管两端的第一、第二两个支架上固定。

        (4)在引入仪表盘(控制器)前300~400mm处。

        (5)在引入接线盒及分线箱前150~300mm处。

        7.线槽垂直分层安装时,电缆应按下列规定顺序从上至下排列:

        ? 仪表信号线路; ? 安全连锁线路; ? 交流和直流供电线路;

        8.明敷设的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和强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m;当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保护管以及在线槽内敷设时,宜大于0.8m。

        9.电缆在沟道内敷设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线槽内。当电缆进入建筑物后,电缆沟道与建筑物间应隔离密封。

        10. 暗线敷设必须配管。当管线长度超过15m或有两个直角弯时,应增设拉线盒。

        11. 同一回路电线应穿入同一根管内,但管内总根数不应超过8根,电线总截面积(包括绝缘外皮)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

        12. 电源线与通讯线不得穿入同一根管内。

        C.其他要求

        ?

        1.电线穿管前应清扫保护管,穿管时不应损伤导线。

        2.信号线路、供电线路、连锁线路以及有特殊要求的仪表信号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保护管。

        3.仪表盘(电源箱)内端子板两端的线路,均应按施工图纸编号。

        4.每一个接线端子上最多允许接两根芯线。

        5.导线与接线端子板、仪表、电气设备等连接时,应留有适当余度。

        6. 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应牢固,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7. 安装电源插座时,面向插座的左侧应接零线(N),右侧应接相线(L),中间上方应接保护地线(PE)。

        8. 电源插座底边距地宜为300mm,平开关板底边距地宜为1400mm。

        9. 工程竣工时应向业主提供电气工程竣工图。 10. 电气安装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

        D、对联通的通信机房除了以上通用规定外还必须按以下要求规范施工

        1)不同性质的电缆(信号电缆、直流电源电缆、交流电源电缆)应分开布放,并应保护一定的距离。

        2) 走线架上布放电缆必须绑扎。绑扎电缆应符合下列要求: ?

        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 ?

        绑扎线扣应整齐,间距均匀,松紧适度。

        ?

        扎线在横铁或支铁上不得交叉,线头应藏在电缆堆内。

        ? 绑扎电缆时,不得损伤电缆外皮。

        3)在地内槽布放电缆时,槽内电缆应顺直,尽量作到不交叉。电缆可以不绑扎,但在电缆进、出地槽部位和电缆转弯处应绑扎。

        4) 利用机房原来线架我们新放的电缆不得与机房原有电缆绑扎在一起。

        5) 电缆标志详见《中国联通机房标签标识标准化规范》

        6)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设备保护地线应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的电源线或在接线端子处缠绕不同颜色的胶带以便区分

        7)机房内所有设备应落地安装的必须落地安装,应挂墙安装的必须挂墙安装,严禁将设备随意(无加固措施)放置地面或放置在走线架上。设备必须用螺栓固定在地面或墙面上,严禁松动可摇;机架垂直误差不超过0.15%;相邻机架紧密靠拢,缝隙不超过3mm(需留有足够维护空间的除外);各机架前面平直整齐,在同一平面,每米偏差不超过3mm。

        8)电缆走线架或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左右偏差不得超过50mm,要求整体牢固,无晃动;机房内所有落地安装的设备机架顶应与走线架有加固措施。

        9)室内走线架要与列架顶部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安装应整齐牢固,平稳。竖立的走线架必须垂直,平放的走线架必须水平,水平度每米偏差不超过2mm;垂直走线架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走线架经过梁、柱时,就近与梁、柱加固。在走线架上相邻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 2 m。为了不阻碍机架里空气与外界的对流,机架顶与走线架的距离必须大于200mm;同时为了方便在走线架上电缆的布放,要求走线架与机房顶的净空距离大于 300mm。走线架应接地。

        10)走线槽安装应端正牢固、美观。切割走线槽时,切口要垂直整齐。走线槽的两端须安装封头。

        11)走线管安装整齐、美观,其转角及分支处要使用弯头或三通接头连接。

        12)直流电源线、交流电源线、信号线须分开敷设绑扎,避免在同一线束内。

        13)所有的信号线都要整齐布放在走线架上,走线应保持平直顺畅,不能有交叉和空中飞越的现象。对于有多余长度的连线,也要在走线架上盘放整齐并绑扎固定,不能盘放在机架内或机架顶上。

        14)在墙面、天花板走线的各类信号线必须用走线管或走线盒,排放顺直整齐,不得与强电缆线共用同一线管。

        15)室外直埋电缆敷设深度应根据设计而定。无规定时,一般不小于60cm~80cm。遇有障碍物时穿越公路时应敷设穿线钢管或塑料管。

        16)电源线弯曲时,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铠装电力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外径的12倍,塑包线和胶皮电缆不得小于其外径的6倍。

        17)电源线与设备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截面在10mm2以下单芯或多芯电源线可与设备直接连接,即在电线端头作接头圈,线头弯曲方向应与紧固螺栓、螺母的方向一致,并在导线与螺母间加装垫片,拧紧螺母。

        18)机房进出口要防止雨水渗入,机房的墙壁、顶棚和地板不能有渗水、浸水的现象,机房内不能有水管穿越(若不可避免,应增设防备措施,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所有管道不渗不漏,且不应在机房内进行检修)。所有进出机房的线路在走线孔外均应制作滴水弯,防止雨水倒流入机房。

        19)通信机房走线架、槽道的安装方式,应根据通信机房的规模、安装设备的标准化程度以及设备布置的要求等因素确定。同时走线架、槽道吊挂的承重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0) 槽道安装要求:列槽道应成一直线,偏差不应大于30mm;连固铁与上梁、槽道与上梁接续牢固、平直、无明显弯曲;电缆支架安装应端正,距离均匀;列槽道两侧侧板宜分别与机架顶部前后面板相吻合,侧板间缝隙宜均匀,盖板、零件安装齐全;主槽道的盖板、侧板、底板安装应完整,零件齐全,缝隙均匀;列间撑铁的安装在一条直线上,两端对墙加固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吊挂安装牢固,保持垂直。 21) 平直走线架安装要求;水平走线架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水平度每米偏差不超过2mm;垂直走线架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走线架吊挂(或立柱)的安装应整齐牢固,保持垂直,无歪斜现象;楼内垂直的缆线槽道,应做成封闭式的并设有可开启的门,便于安装和防尘。 22) 走线架、槽道均应良好接地。

        23)通信机房对通风位置有严格要求,必须到现场了解情况后方可出施工图,不得随意开孔,若图纸与现场有矛盾时必须以现场为准。

      0 评论

    • lihongtao 2015-06-01 09:22

        家装电气施工规范,参考一下哈!

        1 总 则

        1.0.1 本工程适用于民用及一般工业建筑电气装置1KV及以下配线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安装工程和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亦适用于弱电、消防及建筑二次装饰、智能型建筑的通用电气工程的施工。但各专业技术特性和施工工艺应符合各专业规范的规定。

        1.0.2为促进技术进步,确保安全施工与运行,应用合理、先进的操作工程工艺来保证规范的实施而编制本规程。

        1.0.3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要求是安全、可靠、实用、美观、经济。

        1.0.4电气安装施工工程应掌握的三个环节:一、设备原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要求;二、施工工艺应符合规程要求,以保证规范的实施;三、做好安全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1.0.5设计施工图必须经会审后方可交付施工: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图纸,严格按图施工,工程变更应有设计更改通知。

        1.0.6进场的电气设备器材,应具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所提供的合格证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等齐全的技术文件。属强制性管理的电工产品(包括进口)还必须取得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CCEE)安全认证的证书,产品上应有安全认证标志(长城标志)。

        1.0.7主要电气设备、材料的品种、型号、规格、尺寸、外观质量及电气性能、指标等级均应符合产品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设备应有名牌,配件应齐全,无机械损伤及变形,油漆、镀层完好无剥落,灯罩玻璃无破裂。施工现场应对进场器材、设备进行开箱检查,并按规定进行抽验。 1.0.8安装所采用的设备、器材的运输和保管应符合国家及部颁的规定。

        1.0.9安装电工必须经过安全考核合格并持有”电工安全操作许可证”,方可上岗操作。

        1.0.10施工机具和安全用具经检验合格可靠并应合理使用,妥善保管。施工前应认真检查。

        1.0.11电气安装工程必须按照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同时还必须遵照“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1.0.12安装工程采用的管卡、支架、吊钩、拉环和盒(箱)等钢铁金属附件(除地脚螺栓外),均应采用镀锌制品。非标准件可除锈后涂刷防腐漆和调和漆各二道。

        1.0.13施工中应与建筑密切配合,做好预留孔、洞和电线保护管、支架、螺栓、构件等预埋工作。所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要求,浇灌混凝土时应有人看护,并请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复核和办理复核及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1.0.14打凿孔、洞有影响建筑结构时,应征得专业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施工。若用钢凿打孔、洞时,洞口要小,洞内要大,当墙孔快要打通时,应注意轻打,以免墙壁的另一面打成大孔,并注意避免隔墙外砖头掉落伤人。

        1.0.15施工前,认真检查清理预埋孔、洞及预埋件,如有遗漏应及时补上。在施工中造成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孔、洞、沟、槽等应在建筑装饰粉刷面层施工前修补完整。

        1.0.16安装工程正式开工前,电气预埋工作及建筑工程对安装工程会造成污损的工序应基本结束,影响施工的模板、脚手架等应拆除。施工中建筑与安装双方应共同保护好工程产品,做好文明施工,防止互相污染,互相损坏。相应的电气设施可采取包、盖、贴、封等保护措施。

        1.0.17安装固定可使用膨胀螺栓或塑料胀管,但不得使用在空心砖上。应注意孔中心离墙、柱的边缘不宜小于40mm,墙体厚度应是螺栓长度的两倍.钻孔时钻头应与钻孔面垂直,且要一次性完成.钻孔直径误差不超过 0.5mm;-0.3mm。钻孔后应清除孔内杂物。

        1.0.18建筑装饰(二次装饰)中电气施工,必须遵守下列要求:

        1.0.18.1建筑装饰(二次装饰)若发生电气管线改位或延长时,不得改变原导线的型号与截面。中间接头应加装接线盒。

        1.0.18.2塑料护套线不得在装饰层内暗设。

        1.0.18.3电气发热的灯泡及附件应与装饰物有隔热距离与措施。 1.0.18.4装饰后的电气线路应便于检修。

        1.0.19 本规程的规定若与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有矛盾时应以国家规范为准。

        2 配 管

        2.1 一般规定

        2.1.1 电气线路沿发热体表面上敷设时,与发热体表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与管道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规定。

        2.1.2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应减少弯曲,宜沿最近的路径敷设。埋入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5mm。

        2.1.3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2.1.4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2.1.5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2.1.5.1 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

        2.1.5.2当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入地下或混凝土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2.1.6线路在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处,应有补偿装置,在跨越处的两侧应将导线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导线在变形缝中必须有保护。

        2.1.7当电线保护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或接线盒,且接线盒或拉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

        2.1.7.1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

        2.1.7.2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

        2.1.7.3 管长度每超过15m,有二个弯曲。

        2.1.7.4管长度每超过8m,有三个弯曲。

        2.1.8垂直敷设的电线保护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增设固定导线用的拉线盒,并将导线固定.(可用酚醛层压板固定在盒内)

        2.1.8.1管内导线截面为50mm及以下,长度每超过30m。

        2.1.8.2管内导线截面为70-95mm,长度每超过20m。

        2.1.8.3管内导线截面为120-240mm,长度每超过18m。

        2.1.9在接地保护(TT)或接零保护(TN)系统中,当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电线保护管和金属盒(箱)必须与保护线(PE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使其连成可靠的电气通路。

        2.1.10 暗设电线管宜敷设在分布筋之上,架力筋之下,并应与钢筋绑扎牢固,绑扎间距不大于1m,距盒(箱)的距离不大于30mm。盒(箱)的固定,不宜用大号元钉直接通过盒(箱)内钉入。

        2.1.11对空心心砖墙、轻质混凝土板等轻型隔墙中的管、盒安装,应先放样弹线,用切割机割凿剔管槽,安装后应用M7.5―M10水泥砂浆进行稳固修补。

        2.2钢管敷设

        2.2.1潮湿场所和埋在泥土内金属管应用厚壁钢管,干燥场所可使用薄壁钢管,但管壁应不小于1.6mm,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不得使用有裂缝的管子.

        2.2.2钢管内壁、外壁均应作防腐处理,镀锌钢管的锌层剥落处应涂防腐漆,当埋入混凝土内时,管外壁不作为防腐处理。

        2.2.3钢管地极埋设于地下时,宜使用镀锌钢管,在砖墙内为了不影响墙体色泽宜用防锈漆。

        2.2.4配管作业要选择安全可靠的地方,用手持弯管器操作时,人员面部要错开所弯管子的受力面,以免弯管器滑脱伤人.弯管时不能用力过猛,操作时应注意受力点,尤其用手持弯管器时应逐步移动受力点,使管子弯成符合要求的园弧和角度,同时应注意管的焊缝应处于弯曲方向的左右侧。

        2.2.5切断管口宜用钢锯、型材切割机、锯床等,不宜用割管刀、不得用电弧、气割切断管口。切断时断面应与中心线垂直。管口在断料后预埋前应锉平、刮光。用钢锯时应使管口平隐锯断,未断时不应用力折断。

        2.2.6钢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2.2.6.1丝扣连接:管端套丝长度不应小于接头长度的1/2,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

        2.2.6.2套管连接宜用于暗配管,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外径的1.5~3倍,连接管的对口处应在套管的中心,焊口为防止漏浆堵塞,应焊接牢固、严密。套管与连接管的管径应匹配。

        2.2.6.3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宜采用丝扣连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薄壁钢管接地跨接线可采用专用接地卡跨接,采用跨接线的大小可参照接地篇。

        2.2.6.4镀锌钢管用丝扣连接时,应涂上导电膏,不得使用其它填表料,此时可不用再跨接保护接地线。

        2.2.7钢管与盒(箱)或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2.2.7.1暗配的黑色钢管与盒(箱)连接可采用焊接连接,焊缝应累计不少于1/3管子的周长,管口宜伸入盒(箱)内壁3~5mm,不宜斜插进入,且焊接后应补涂防腐漆。明配钢管或暗配的镀锌钢管与盒(箱)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时,外露丝扣为2~3扣。明配管时,引入管与接线盒不在同一个轴线时应作双弯引入。

        2.2.7.2钢管与设备在潮湿场所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或用防液型可挠性金属软管引入设备内。在室外或潮湿场所钢管端部应增设防水弯头,导线应加套保护管,并应作防水管后引入。

        2.2.7.3在干燥房屋内当钢管无法进入设备内时,可在钢管出口处加装塑料保护软管或普通可挠性金属电线保护管后,引入设备的接线盒内,且管口应包扎严密。

        2.2.7.4与设备连接的管口,距地面高度不宜低于200mm。

        2.2.8配管通过建筑物变形缝时,应作补偿装置。明管宜用金属软管,暗管宜用二个接线盒。

        2.2.9电管配线的线路,安装电器的部位应设置接线盒。

        2.2.10混凝土楼板内并排敷设管路时,管子外皮之间宜有25mm以上的净距,同时管子外径不宜超过混凝土厚度的1/2。

        2.2.11接线盒、灯头盒、开关盒不应凸出墙面及板面,凹进墙面不宜超过5mm,备用敲落孔不应脱落,中间接线盒应加盖,盒内及管口应堵塞严密。在墙体内暗装盒应按标高在粉刷打底时罩面前找正,稳固。

        2.2.12配管时,所用各种盒的眼孔应与管外径基本一致,严重超差时应将眼孔补平。

        2.2.13向上管口应使用管堵临时封堵,在混凝土内的管口及内均须封赌严密,以免与建筑交叉施工时砂浆杂物等灌入,不宜用黄泥土直接充填盒内作临时封堵。

        2.2.14明装管道应按规定装设管卡,禁止用钩钉固定,管卡应排列整齐,间距均匀、牢固。管卡与终端、弯头中心、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500mm。

        2.2.15在竖井内的电缆或绝缘导线,通过楼层间穿钢管时两端管口(不在盒箱内时)、及进入电缆沟管口和引入配电柜基础的管口以及通过不同区域危险场所隔墙(层)时,应作密封隔离处理。

        2.3金属软管敷设

        2.3.1金属软管应敷设在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干燥场所,且不应直接埋于地下或混凝土及粉刷层中。在潮湿等特殊场所应采用带有非金属护套,并附配套连接器件的防液型金秘史软管,其护套应是阻燃材料制品。

        2.3.2钢管与电气设备、器具间的连接用电线保护管宜采用金属软管或防液型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敷设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宜大于2m。

        2.3.3金属软管不应退绞、松散、中间不应有接头;与设备、器具连接时应采用专用接头,连接处应密封可靠。

        2.3.4金属软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2.3.4.1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软管外径的6倍。

        2.3.4.2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1m,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的距离宜为300mm。

        2.3.5防液型可挠性金属软管按其构造不同,可用于各种场合的明、暗敷设和混凝土内的暗设。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2.3.5.1软管与盒(箱)、软管与软管、软管与钢管的连接,应使用专用的连接器或组合连接器。

        2.3.5.2软管与盒(箱)、软管与软管的连接,均应做好良好的接地连接,接地连接应使用专用接地保护线固定夹连接。

        2.3.5.3软管的弯曲角度不宜小于90°,明配管管子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3倍,在不能拆卸、不能检查的场所使用时,弯曲半么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

        2.3.5.4软管明设时,管路中间的固定管卡间距不得大于1m,且间距基本均匀,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0mm。

        2.3.5.5软管在混凝土内暗设时,固定管子应使用铁绑线,绑扎在钢筋上,绑扎间隔不应大于0.5m。 2.3.6金属软管应可靠接地,但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线。

        2.4塑料管敷设

        2.4.1塑料管可以明配,暗配,也可以作穿墙套管,但不得敷设在高温(指40°以上)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引出地(楼)面和引至设备出口处与地面交界地方应用刚性塑料或钢管保护,在腐蚀场所应用重型刚性塑料管敷设。

        2.4.2保护电线用的塑料管及其配件必须是阻燃材料制品,并应是热塑性塑料制品。塑料管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暗配管应采用中型塑料管;明配管可采用轻型塑料管;埋地时应采用重型塑料管。管壁厚度应均匀。尺寸应在到要求,并能承受0.6MPa压力。严禁使用再生塑料管。

        2.4.3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应采用插入法连接,连接处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应牢固密封,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4.3.1管与管之间采用套管胶粘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

        2.4.3.2管与器件连接时,插入深度宜为管外径的1.1~1.8倍。

        2.4.3.3采用套管连接,应用专用粘接剂,粘接表面应用干净的棉纱或布条擦拭干净,在接口处均匀刷一层胶水后插入,保持15秒不动,使之粘接牢固。

        2.4.4塑料管沿建筑物、构筑物表面敷设时,直线每30m应装设温度补偿装置。设计有规定时,应按设计规定执行。

        2.4.5塑料管在砖墙上剔槽敷设时,应采用强度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当塑料管超过五根并列墙内敷设时,应增设横向钢筋,以防墙体空鼓。

        2.4.6明配塑料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管卡间最大距离应符合规定,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

        2.4.7敷设半硬塑料管或波纹管时宜减少弯曲,当直线段从度超过15m或直角弯超过三个时,应增设接线盒。

        2.4.8冷弯塑料管时,应插入相应的弯管弹簧,弯管时要弯曲至略小于弯曲角度,待弯管回弹后,便可达到要求.当弯簧不易取出时,可逆时针转动弯管,使之弹簧外径收缩,同时往外拉弹簧即可取出。

        2.4.9管径32mm及以上的管子,宜用热弯。热源可用热风、热水浴、油浴等加热,温度应控制在摄氏80~100°之间,同时应使加热部分均匀受热,为加速弯头恢复硬化,可用冷水布抹拭冷却。

        2.4.10 用锯条切断塑料管时应直接锯断,以保证切口平整;用截管器时,应边转动管子边进行裁剪,刀口切入管壁后,应停止转动,继续裁剪,直至切断。

        2.4.11暗埋塑料管在沿楼坪敷设的框架结构中,需要伸出地面时应加临时保护,并要求管口作临时封堵。

        3 配 线

        3.1一般规定

        3.1.1配线中所敷设的导线应便于检修,对永久性建筑应便于更换。

        3.1.2配线所采用的导线型号、规格、电压等级等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同敷设方式导线,线芯的最小截面应符合规定。

        3.1.3配线的布置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室外绝缘导线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以下规定:

        3.1.3.1水平敷设的垂直距离距阳台、平台、屋顶最小距离为2.5m/距下方窗户上口为0.3 m/距上方窗户下口0.8 m

        3.1.3.2 垂直敷设时至阳台窗户的水平距离0.75 m 3.1.3.3导线至墙壁和构架的距离(挑檐下除外)0.05 m

        3.1.4在顶棚内由接线盒引至器具的绝缘导线,应使用可挠性金属软管等保护,导线不应外露,接线盒应加盖板

        3.1.5明配线工程应便于检查维修,线路水平敷设时距离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5m,垂直敷设时若低于1.8m时应加以保护,保护管可用刚性塑料管或钢管.使用钢管时应接地,如有装设开关的地方,可敷设至开关位置。

        3.1.6明配线线路的水平和垂直允许偏差应符合如下规定:

        3.1.6.1瓷夹配线水平允许偏差5mm垂直5mm

        3.1.6.2瓷柱或瓷瓶配线水平允许偏差10mm垂直5mm

        3.1.6.3塑料护套线配线水平允许偏差5mm垂直5 mm

        3.1.6.4槽板配线水平允许偏差5 mm垂直5 mm

        3.1.7导线穿过建筑物时应装设保护管。采用瓷夹、瓷柱、瓷瓶配线时,穿墙保护管口应凸出墙面10mm,其它可允许与墙面持平、保护管应自干燥房间向潮湿房间约有15°的倾料。

        3.1.8明装线路应先进行定位、划线。划线时宜用浅色的粉线袋,不宜用墨斗线进行划线,导线应尽可能沿房屋线角、墙角、横梁,并与建筑物线条保持平行或垂直敷设。

        3.1.9同一建筑物、构筑物内的导线,其颜色选择应统一。采用绝缘导线时,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中性线宜采用淡兰色绝缘导线,保护线(PE线)应采用黄绿双色的绝缘导线。

        3.1.10导线预留长度以绕盒(箱)半周长为宜。

        3.1.11导线接头包扎绝缘带(包括黄蜡带,橡皮绝缘带),以斜叠法紧缠二层(应从完好的绝缘层与导线之间保持约45°倾斜开始包缠),内层以黄蜡绸(布)带或橡皮绝缘带(包括自粘性胶带),外层以黑胶带,包扎各二道。缠绕时应包紧扎实,其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导线的原有绝缘强度。在接线端子的根部与导线绝缘层间的空隙处,应用绝缘带包缠严密。

        3.1.12配线工程施工后,应进行各回路的绝缘电阻检查,应测相间、相地、相零、零地的绝缘电阻;测量相零、零地的绝缘电阻时,应将有关回路脱离(并注意回路中导线均应在测试范围内),1KV及以下与电线路的绝缘电阻隔,应不小于0.5MΩ。并应作好检查测试记录。

        3.1.13施工后,保护地线(PE线)连接应可靠,对带有漏电保护装置的线路应作模拟动作试验,并应作好记录。

        3.2管内穿线

        3.2.1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V。

        3.2.2管内穿线宜在建筑物的抹灰粉刷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管穿入导线之前应用布条或空压机,将管中的积水及污物清除干净,拉出布条时应不含有水分及污物后方可穿线。穿线后应便于更换,不得先穿线后配管。

        3.2.3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管内。但下列几种情况或设计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3.2.3.1电压为50V及以下的回路。

        3.2.3.2同一台设备的电机回路和无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 3.2.3.3照明花灯的所有回路。

        3.2.3.4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入同一根管,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8根。 3.2.5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在接线盒(箱)内连接。

        3.2.6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内净截面积的40%。

        3.2.7穿线时放线宜采用放线架,将导线沿着缠绕方向展开、理顺、成束、不得扭绞,接顺序送入管口。此时可适当将导线抹涂滑石粉。穿管时应一端送线,另一端拉线,两端动作要协调,不得强送硬拉。

        3.2.8导线穿入钢管前,管口处应装设护线套保护导线,或将管口打成喇叭口;不应先穿线,后装护线套。

        3.3瓷夹、瓷柱、瓷瓶配线

        3.3.1 在雨、雪能落到导线上的室外场所,不宜采用瓷柱、瓷夹配线;室外配线的瓷瓶不得倒装。瓷夹板不宜大于10mm2导线。

        3.3.2当室外配线跨越人行道时,导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3.5m;跨越通车街道时,导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6m。

        3.3.3导线敷设应平直,无明显松弛现象,导线在转角处不应有急弯和损伤。

        3.3.4线路相互交叉时,应将靠近建筑物、构筑物的导线穿入绝缘保护管内,保护管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并应加以固定。保护管两端与其它导线边缘的距离均不应小于50mm。

        3.3.5绝缘导线的绑扎线应有保护层,绑扎时不得损伤导线的绝缘层。导线截面为6mm2及以下时,带保护层的绑扎线直径为1mm;10~25mm2时,为1.2mm;35~70mm2时,为1.6mm。

        3.3.6导线在转弯、分支和进入设备、器具处应装设瓷夹、瓷柱或瓷瓶等支持件固定,其与导线转弯中心点、分支点、设备和器具边缘的距离为:瓷夹配线为40~60mm;瓷柱配线为60~100mm。

        3.3.7当工业厂房内采用裸导线时,配线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3.3.7.1裸导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3.5m,当装有网状遮栏时,不应小于2.5m。

        3.3.7.2在屋架上敷设时,导线至起重机铺面板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2m;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起重机与导线之间装设遮栏隔离。

        3.3.8瓷瓶配线的导线应装在瓷瓶的同一侧或在瓷瓶的外侧,不允许装在两瓷瓶的内侧;转角时导线应固定在瓷瓶外侧。瓷瓶横装时导线应固定在瓷瓶上边。

        3.3.10用瓷柱(296)在木结构上配线时应使用木罗丝固定、旋入木头深度应在25mm以上。固定瓷夹的木罗丝,其旋入深度应在12mm以上。

        3.3.11当导线截面较大时,通常用瓷瓶配线。常用低压瓷为PD-1型的针式瓷瓶和ED型蝶式瓷瓶

        3.3.12瓷夹、瓷柱、瓷瓶安装后应完好无损,表面清洁、固定可靠。

        3.4槽板配线

        3.4.1槽板配线宜敷设在干燥场所,并仅用于15A以下的照明供电线路。槽板内、外应平整光滑,无扭曲变形。塑料槽板应是阻燃材料制品,并有阻燃标记。

        3.4.2槽板配线宜敷设在干燥场所,并仅用于15A以下的照明供电线路。槽板内、外应平整光滑,无扭曲变形。塑料槽板应是阻燃材料制品,并有阻燃标记。

        3.4.3槽板应紧贴建筑物、构筑物的表面,且平直整齐。多条槽板并列敷设时,应无明显缝隙。不是将槽板底板埋入粉刷层中。

        3.4.4固定槽板宜用木罗丝。用元钉时,在面板上间距不得大于200mm,距起点不得大于20 mm,在底板上的间距不宜大于300 mm。三线槽的槽板每个固定点均应采用双钉平行交错固定。

        3.4.5槽板的盖板在直线段上应锯成斜口相接,在90°转角时均应锯成45°的斜口相接,丁字接头应锯成等腰三角形的叉口并接。接头、转弯包角应和顺,盖板不断接,接缝紧密,底面板应整齐密合,紧贴于建筑物表面,排列美观。

        3.4.6敷设于槽板内的导线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V。一条槽板内应敷设同一回路的导线,其宽槽内应敷设同电位导线。槽板内导线不得有接头。

        3.4.7槽板与各种器具的底座连接时,导线应留有余量,底坐应压在槽板端部。

        3.4.8槽板锯内弯时,底板式锯在面部;外弯时应锯在底部。盖板一律锯内面。

        3.4.9当锯90°弯时,宜锯三条30°的V型斜口后弯曲,要求弯曲后不折断槽板。

        3.5线槽配线

        3.5.1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应光滑、无毛刺。

        3.5.2金属线槽应经防腐处理。

        3.5.3线槽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3.5.3.1线槽应敷设在干燥和不易受机械受伤的场所。具有可卸槽盖的封闭式金属线槽可在建筑物顶棚内敷设,吊顶无法上人的应留有检修孔。

        3.5.3.2线槽的连接应无间断,每个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并应紧贴墙面或构架面固定。

        3.5.4.3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不得有弯曲,接口应严密,槽盖应齐全、无翘角。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0.2%,且全长允许偏差不应超过20 mm。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

        3.5.4.4固定或连接线槽的螺钉或其它紧软固件,紧固后其端部与线槽内表面应光滑相接。线槽的出口位置应正确,光滑、无毛刺。

        3.5.6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2m,在进出盒、箱、框、转弯、变形缝两端及丁字接头三端的500mm以内应设置固定支持点。

      注:电气安装施工规范还有很多内容,这里实在没法一一给出。

      0 评论

    相关问题

    • 1 回答
      • 安装光伏电站的钢结构厂房加固方法?
      • 烈焰_5169 回答:光伏荷载以均布恒荷载作用在屋面后,厂房结构验算中常见的超限有钢柱平面外稳定超限、钢梁强度超限、钢梁平面外稳定超限、檩条强度超限、檩条稳定超限。 钢柱平面外稳定超限,可通过减小钢柱平面外计算长度来保证其稳定,可在柱间增设刚性系杆,根据柱距大小及超限程度的不同,刚性系杆规格及数量也不同,因钢柱平面外超限常发生
      • 钢结构厂房造价 钢结构 钢结构防火漆 14天以前
    • 1 回答
      • 厂房加固的施工方法有哪些?
      • 烈焰_5169 回答:常见的厂房加固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碳纤维加固:通过使用碳纤维布或板材粘贴在需要加固的构件上,利用其高强度和粘结剂的粘结力,对构件进行加固和补强。碳纤维加固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轻质、施工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厂房结构。 2、粘钢加固:通过使用高性能的环氧类粘接剂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构件的表面,以提高其承载能
      • 施工方法 厂房装修有哪些 加固施工 2个月前
    • 1 回答
      • pp雨水模块调蓄池雨水收集模块安装规范?
      • 兔友_GPUQ08 回答:惠洁pp雨水模块调蓄池雨水收集模块雨水蓄水模块在水土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还可以减轻自然界整个水循环系统的压力。雨水落到地面后,经过初期的污染防止、废弃处理,可以捕获雨水中的大悬浮物,防止水泵、排水管及其他处理设备堵塞。 雨水收集并蓄积在模块蓄水池中后,通过自然沉淀,雨水中
      • 插座模块 雨水槽 雨水管道 4个月前
    • 1 回答
      • pp雨水模块雨水调蓄池施工方案?
      • 兔友_GPUQ08 回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愈发凸显,为此,雨水调蓄池应运而生。PP模块式雨水调蓄池是一种高效、环保、经济实用的雨水管理系统。惠洁雨水回收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创造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惠洁pp雨水模块 pp雨水模块雨水调蓄池施工方案 1
      • 地板施工方案 拆除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4个月前
    • 1 回答
      • 塑料水表箱品经济指标是钢筋混凝士阀门井的2/3,但施工费用更节省?
      • 呆狗 回答:塑料水表箱作为一种新型的供水设施,不仅具有优秀的性能特点,还具备显著的经济优势。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阀门井相比,塑料水表箱的经济指标优越,施工费用更为节省,特别是人工成本方面。 塑料水表箱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由于其采用高品质的塑料材料,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因此单个水表箱的成本较低。同时,塑料水表箱的寿命长,维护成本
      • 水表箱 钢筋 水表 4个月前

    手机设计本

    随时提问题,随意赏美图

    设计本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本本亲密互 动,还有更多美图等你来看!

    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